三年前,國內首份互聯網金融監管文件《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正式實施,互聯網保險行業邁出撬動萬億市場的第一步。伴隨文件的發布,泰康在線成為全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由國內大型保險企業發起成立的專業互聯網財產保險公司。如果說,互聯網保險代表了整個保險產業“潮水的方向”,那么可以說,歷經三年的時光,泰康在線一步步地從風口上的“追風者”成長為行業“風向標”。
剛剛過去的11月18日,正值泰康在線成立三周年。入局互聯網保險三年,泰康在線的領先業績有目共睹。2017年泰康在線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45%;2018年前三季度,泰康在線的總保費達23億元,與去年同期同比增長82%。然而,泰康在線最值得關注的成績,并不是保費的激增,而是在讓保險更好融入人們生活、為用戶提供極致服務體驗的過程中,顛覆傳統保險行業的諸多實踐。在這一過程中,泰康在線從科技、服務、產品三個層面打造出清晰的產業圖譜,尤其是對于大健康生態的戰略聚焦和持續推進,讓泰康在線成為業內公認的價值獨角獸。
用科技重塑保險與人的信任關系
互聯網保險想要實現創新發展,需要與科技加速融合,這已經是業內的“金規鐵律”。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飛躍發展,讓各大險企在面對千億潛在市場空間時有了更多底氣。目前的互聯網保險行業,通過技術提升產業效能已經不再是難題。如何重塑保險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是更加值得技術關注并解決的課題。
去年泰康在線上線的“反飛蛾”區塊鏈是行業內首個在區塊鏈領域的嘗試,同時也是公司向外輸出技術的“第一站”。“反飛蛾”在數據共享的基礎上根據智能合約,界定用戶在投保時是否具有投保資格和可購買保單金額,既能在源頭上杜絕一系列欺詐行為的發生,又能夠保護用戶隱私。可以說,“反飛蛾”區塊鏈升級了保險業原有的“信用基礎設施”,從機制上保障了人與保險之間全新的信任關系的建立,成為最好的市場信任催化劑。
從泰康在線展開的技術實踐中不難看出,泰康在線對于技術的理解不只是一個提升產業效能工具,而是借助數字化手段,提升服務保障、信息安全以及用戶尊嚴,由此重建保險與人之間最本質的信任鏈條。泰康在線的智能客服機器人在業內首次采取人機合作模式,回復準確率最高可達99.9%;先于業內使用的聲紋識別技術未來將重點應用于支付、理賠環節,提升用戶在安全性能和服務方面的“智能體驗”;智能核保模擬了人工審核的思維方式,讓一部分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用戶也有機會通過有條件承保的方式享受保險保障,給予用戶更多自由度和選擇權。
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多維度的技術應用,已經滲透到泰康在線從產品研發到用戶服務的整個流程。在泰康在線看來,從傳統保險到互聯網保險,最核心的改變是從‘產品中心’到‘用戶中心’,科技最終服務于保險與人的關系,讓用戶得到更多價值才是保險的初心。
讓保險聚焦服務價值軌道
一直以來,保險行業的服務停留在承保、理賠、續保環節,與用戶的交互尚處于初級階段。而隨著用戶保險意識的提高,個性化的保險服務訴求不斷被提出,生逢其時的互聯網保險必然要回答“如何在保障基礎上,讓保險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的問題。泰康在線保險服務所強調的“增值”和“專業”,可以說觸及到了服務價值的核心,一方面是對服務全流程的再造,基于生態體系給予用戶更多的保險增值服務;另一方面則是用更極致的服務產品和標準,深度對接用戶個性化的保險需求。
涉足互聯網保險的三年,優質的服務是外界烙在泰康在線身上的“印記”。目前,伴隨著全民保險需求的快速升溫,保險服務的維度已然被拉伸。為用戶提供以保險為紐帶、基于用戶需求的增值服務,成為泰康在線持續追逐并不斷自我超越的目標。
三周年之際,泰康在線正式上線了23℃服務體系,這無疑意味著服務已經上升至泰康在線的企業戰略。23℃的環境溫度,被科研界證實是人類生存狀態最好、生活最舒適的溫度。這一服務體系的提出,包含著泰康在線整合“專業服務”和“增值服務”,通過速度、溫度、廣度“三重維度”的全面加持,立體化提升保險服務的戰略思考。
針對用戶最關注的速度,泰康在線建立了秒速客服回應和極速理賠等基礎服務架構,并對服務速度進行了全新的量化定義。例如,打造直賠、當日賠、三日賠等多種極速賠付模式,讓服務迎合不同情境下的用戶需求;在溫度方面,泰康在線力求打造極致的保險服務體驗,相繼推出了快速就醫、住院押金墊付、電話醫生、一鍵視頻問診等實用性風險解決方案;此外,泰康在線還通過提供如齒科、體檢、醫療檢測等多元服務,拓寬服務廣度,形成保險服務生態圈。
可以說,泰康在線所構建的服務網絡是一種務實的創新力,它根植于用戶的實際需求,著眼于產業生態的未來,讓每一種新的服務形態都為用戶創造價值。
“產品思維”激發保險市場活力
基于微信場景開發的“微互助”社交保險產品,被認為“首款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保險產品”,也是體現泰康在線互聯網思維的首個“現象級產品”。“微互助”是由一款一年期的癌癥疾病保險包裝而成,用戶支付1元加入微互助計劃,即可獲得一份保額為1000元的癌癥保障,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后,好友為其每增加支付1元,其保單保額就會增加1000元,直至達到十萬元上限。
在互聯網驅動的消費升級趨勢下,公眾的保險消費意愿正由隱性轉向顯性,消費主動性、頻次和金額的提升,都為保險產品的創新帶來更廣泛的空間。尤其是以80后、90后的新生代群體為主的“險一代”,在保險理念和保險意識上表現的更理智積極,此前泰康在線聯合新周刊進行的《90后保險態度報告》調查,也暗含了其多元化、年輕化的產品思維。
無論是聯合騰訊微保推出“微醫保”,還是近期在輕松籌輕松e保平臺上線系列產品,這些小額、高頻、海量的碎片化產品在喚醒大眾保險意識方面,都表現出無可比擬的優勢。一方面,泰康在線通過互聯網生態中極具互聯網屬性的產品更廣泛觸達客戶,另一方面泰康在線自有平臺的險種也在不斷獲得價值增長。今年泰康在線車險“擴城”之后,其健康險、非車財產險、車險三足鼎立的產品格局更趨優化,為泰康在線打造堅實的業務“底盤“,構建完整的社會化保險體驗,提供了合理的布局。
大健康戰略布局產業生態未來
從2011年的32億元到2017年的1835億元,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近6年實現了近60倍的增長。井噴式爆發的背后,關注互聯網保險這個“風口”的并不只有風投,不同身份玩家的涌入,也增加了行業競爭和發展趨勢的變量。
時至今日,泰康在線“互聯網+大健康”特色產業模式無疑已經成為整個互聯網保險行業最具亮點的構想。經過三年發展,泰康在線從大健康數據、健康險產品和健康服務三個層面不斷擴容豐富其大健康生態圈的定義,同時也為整個行業提供了產業模式升級的藍本。
泰康在線所構建的“大健康生態圈”中,有針對個人用戶建立的長期健康服務機制和健康產品研發。例如,基于大數據的“泰健康”評分體系可以為用戶提供有效的健康管理,并把“千人千面”的個性化保險產品從理論推向現實,也讓保險真正成為融入人們健康生活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同時,大健康也有對接社會醫療體系的解決方案。泰康在線發揮連接患者、管理服務的作用,在中間把各類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服務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合方案提供給細分市場的客戶。其中不乏極具想象力和務實性的探索和創新,例如與生殖中心合作推出“大數據+服務有效性背書”產品——“祝孕”試管嬰兒保險產品;與心血管疾病、慢肺阻疾病的相關醫療機構合作推出“服務+療效背書”模式項目“呼吸關愛”、“心關愛”。一系列綜合解決方案,使得泰康在線發揮了風險管控責任主體作用,為用戶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管控。
隨著泰康在線“互聯網+大健康”戰略加快吸納醫聯體、藥企等大健康領域的合作伙伴,其目標也更為清晰,泰康在線不僅要與合作者共同發展新興的保險業態,更要構建一個社會范疇下的、共享的大健康體系。近期,泰康在線與泰康拜博口腔推出齒科保險產品,整合服務方與支付方,實現醫療服務和保險支付的無縫對接,使得用戶可以通過購買泰康在線的健康保險,在泰康在線的醫療健康體系里得到服務和治療。一系列的保險生態建設舉措,讓泰康在線以保險打造支付閉環的生態藍圖浮出水面,保險未來不僅僅是服務,更將成為一種聚合用戶多樣化需求的支付手段。由此看來,泰康在線的“大健康戰略”,在未來極有可能發展成互聯網產業共建共榮的生態化發展平臺。